第 11 节 千古苏市长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苏轼为何反对新法(第2/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三、苏轼变成「苏东坡」以后
言归正传,乌台诗案发生之后,被贬到黄州的苏轼,和之前的苏轼,无论从诗词风格,还是人生态度,都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在那之前的苏轼,是写出了「老夫聊发少年狂」的一个锐意进取的儒家学者,「西北望,射天狼」这种随时准备为国效力的诗词,更是写了不少,可是乌台诗案之后的苏轼变成了苏东坡。
首先说一下,为啥他叫苏东坡了,因为到了黄州,一个团练副使,那点儿薪水根本就不够他一家子人的花销,没办法,只能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糊口,就这样,自嘲一样地给了自己一个外号,「东坡居士」。
那么,我们说苏东坡和苏轼有啥区别?区别很大,先是信仰上,从儒家转到了佛和道,以前开口闭口就是「致君尧舜上」,而现在,基本上就是谈论佛家禅理,或者是翻翻道教书籍。可能很多人不知道,苏东坡还给自己起过一个「铁冠道人」的称号,听起来像是跑江湖卖假药的。
随着信仰的转变,他的性格也从超逸豪放变成了亲近大自然,体悟人生
()
,老年到了惠州,更是旷达淡然。这一切反应到诗作上,就是中年有一种无奈的慨叹,而老年是旷达的淡然。
我这里就不叙述他的词作品了,因为名句实在是忒多了,既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这样写人写景的,也有「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这样写人生慨叹的,还有「一蓑烟雨任平生」这样豪迈大气的,可以这样说,这是一个全能型选手,既能婉约,也能豪放,宋词在他的手里被提升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不仅仅诗词,他还是文学家、书法家、画家,而且在各个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这哥们墨竹画得特别好,为此说过一句很出名的话:「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思就是你想画竹子,那你心里面首先要有这样一个竹子,这就是成语胸有成竹的来历。
至于说书法,宋代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苏老爷子排在第一位,你说他的书法好不好?今天台北故宫还收藏着他亲笔书写的,也是他最出名的一篇文章《前赤壁赋》,那可是蒋介石当年千挑万选,运到台湾的,国宝级的文物,值老鼻子钱了。
公元1084年,苏轼在去往常州的路上,路过南京,拜会了王安石。按照一些野史和文人笔记的说法,先是苏东坡身穿便服下了船,对王安石说不好意思啊,今天像一个野人一样来拜见大丞相。王安石潇洒地一挥手:繁文缛节岂为我辈所设?颇有金庸笔下黄老邪的风采,俩人在南京城玩了几天,苏东坡走后,王安石很伤感地说,也不知道再有几百年才能看见这样的人物了。
这是野史,《宋史》里对于这一段,只有几句对话被记录下来,说苏东坡希望王安石能给宋神宗写信,劝一劝皇帝老子不要再对西夏打仗了。王安石对这个请求只是敷衍了事,一开始还说「安石须说」,后来就是「出自安石嘴,入于子瞻耳」,最后就是「笑而不言」,相当于委婉地拒绝了。苏东坡当然是没啥办法,也只好告辞。
我们说苏轼和王安石这里说了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苏东坡的这次拜见表明了他的一个态度,就是已经放弃了那种坚决反对新法的态度,转而向王安石请教。
那么,他为什么要让王安石劝宋神宗不要继续打仗?因为就在一年多以前,宋朝军队在对西夏的战役里大败而归。事情是这样的,前面我们说过,经过王安石变法之后,宋朝的军队变强了一点,正好西夏国内这时候外戚当权,比较腐败。公元1081年,宋神宗就派人去打西夏,本来只是试探一下,结果挺好,一下子就占了人家2000多里的土地,这一下这位老兄就来了精神,原来俺这么牛啊,第二年,宋神宗象一个赌徒一样,押上了血本,派出了大军,准备一举拿下西夏。
可惜的是,这一次他选错了主帅,这位名字叫徐禧的主帅是《三国演义》里,马谡和战国时宋襄公的合体。他先是像马谡一样,在三面绝壁而没有水源的地方建筑了一座永乐城,随后,当西夏大部队来攻击时,手下人劝他趁着对方乱哄哄渡河的时候发动猛攻,他又宋襄公附体,说「王师不鼓不成列」,人家对方渡河的时候,咋能攻击人家,干这么不仗义的事情?结果就是,等西夏军团上了岸,这位王禧大将军被人一顿胖揍,打回了永乐城,又因为城里没有水源,大部分士兵渴死,他最后也城破身亡。
据西夏方面的资料,这一仗宋朝损失20万军队,当然,这个数字可能夸大了,消息传回京城,宋神宗当着群臣的面是放声大哭。
上面就是苏轼为啥要王安石写信,劝神宗不要继续打仗的背景,我个人觉得,在政治上,苏轼还是要差王安石一个等级。关于这件事,王安石心里很清楚,就宋神宗那种前怕狼后怕虎的性格,他只能自己郁闷,而不会再次去打西夏,可是如果自己这时候写信去劝,很可能陛下他老人家把气撒到自己头上,这时候,最好不说话。
结果自然是王安石的政治嗅觉要比苏轼高上好几个等级,他完全算对了,宋神宗是既不敢再去打西夏,也没找到撒气筒,只能自己对着自己生气,很快,就把身体气得不行了。
四、「元佑更化」
公元1085年正月,宋神宗的身体渐渐不行了,当时的宰相叫王珪,这哥们儿外号三旨宰相,皇帝决定的事儿,他就等着领圣旨,每天上班就是取圣旨,回去之后对下面说话的第一句就是「已得圣旨」,领圣旨,取圣旨,得圣旨,所以叫三旨宰相。换句话说,此人完全不履行宰相的职责,就是一个传话筒,对神宗的话从来不说半个不字。
现在一看,皇帝老子躺在床上,已经没办法给他下圣旨了,那咋办?这哥们有办法,因为皇帝的老娘还在,王珪马上找到皇帝他妈,宣仁太后高滔滔,说您看看咋办啊?这位高太后也是一个人物,马上立了神宗的第六个儿子,九岁的赵煦为太子,然后开始临朝称制。三旨宰相王珪自然是毫无意见,顺便说一句,王珪的后代有两个人特别出名,一个是他的外孙女,名字叫李清照,还有一个就是他的孙女婿,大名鼎鼎的秦桧,这两人我们后面都会说到。
公元1085年三月,宋神宗赵顼驾崩,年仅38岁。他这一辈子很难评价,你要是说他碌碌无为,那没有一个史学家赞同,但你要是说他干出了啥名堂,他自己也不一定承认,否则也不会郁闷而死,而他和王安石联手搞出来的改革前面我们已经讲过了,那也是一笔糊涂账,很难说清楚。
由于即位的宋哲宗赵煦才9岁,朝政自然就落在了他奶奶,宣仁太后高滔滔的手里,这位高老太太是一个厉害角色,不仅孙子对她言听计从,所有大臣,也都立马放弃了调皮捣蛋的心思,乖乖地唯高太后马首是瞻。
《从北宋到南宋的变化》第 11 节 千古苏市长 乌台诗案是怎么回事苏轼为何反对新法(第2/3页),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