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足迹永久书架完结榜排行榜

第 24 节 牛李的党争 牛李党争是怎么产生的如何影响了中晚唐社会(第2/2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三、「甘露之变」

如果李德裕一直都是基层官员,那历史可能就把他忘了,我们今天也不会说到他,在唐文宗驾崩之后,唐武宗继位,李德裕的机会终于来了。

不过在继续讲述他的故事之前,我们还要回顾一下年仅31岁的唐文宗是咋死的,你要是说,那肯定是酒色过度死的,这个还真不是,如果是,我也就不说了,皇帝死于酒色乃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有啥好说的?我们的唐文宗同学是郁闷死的。

唐文宗李昂,就是实现了「元和中兴」的那个唐宪宗的孙子,一辈子吃喝玩乐,啥也不管的唐穆宗的儿子。这小子其实不糊涂,维州悉怛谋那件事发生之后不久,他就意识到自己被牛僧孺忽悠了,开始渐渐地疏远了牛宰相,恰好在这个时候,牛僧孺背后的大佬,大太监王守澄也对牛僧孺不满意,在这样的背景下,唐文宗把李德裕从地方调回了中央当了一年多宰相。

可惜的是,李德裕拿到权力之后,大肆打击报复,使劲地排挤牛党的那些人,一年之后,犯了众怒的李德裕又被牛僧孺那些人联合宦官排挤出了京城,弄得唐文宗很无奈地说:「去河北贼易,去朝中朋党难。」你们这些道貌岸然的知识分子,其实比河北藩镇的大老粗还难以对付,不过他也清楚,这些家伙党争的背后势力就是宦官,于是乎,唐文宗决定铲除宦官。

当时最大的宦官当然是大太监王守澄,这是一个经历了宪宗、穆宗和敬宗三朝而不倒的太监,按理说,本事应该很大,但诡异的是,当唐文宗不断地提拔其他太监的时候,王守澄这家伙居然无动于衷,最后连神策军中尉这样的重要职位都给了另一名太监仇士良,王守澄还是没什么反应,很自然地,当他的权力都被剥夺干净之后,这哥们的死期到了,唐文宗派人带了一杯毒酒,弄死了王守澄,但对外只说他暴病身亡。

我们到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王守澄这么容易地就被扳倒了,也许只能归结为太自信了,但他的死,却极大地鼓舞了唐文宗,于是,他和自己的几个大臣亲信决定快速动手,杀掉其他掌权太监,包括新上任的仇士良。

公元835年农历十一月二十一,在上早朝的时候,皇宫里的侍卫队队长说,我那个院子里的石榴树昨晚降下了甘露,唐文宗装模作样地让神策军的左右中尉太监仇士良和于弘治带着太监去看看,仇、于两个大太监带着人还没等进入院子,就发现侍卫队长神色紧张,不停流汗,再留心一看,院子后面好像还埋伏了很多士兵,两人知道大事不好,转身就跑回了大殿,一边拉着唐文宗往宫里逃,一边发出命令让左右神策军护驾。

五百神策军进入宫殿之后,逢人就杀,最后是所有参与这件事的士兵和大臣都被杀戮一空,几千人被宦官仇士良砍掉了脑袋,唐文宗精心策划的,想干掉太监们的计划就此失败,史称「甘露之变」。

唐文宗与众臣讨论甘露之变(图源网络,仅供参考)

我们事后来看,你可以说唐文宗策划不周,用人不当,但两个虽然自宫,却肯定没练成神功的太监,能在一群大兵的手下逃脱,还能够在文武大臣面前把皇帝劫持到后宫,确实也是命,一句话——运气好。

这件事之后,唐文宗的脑门上虽然还写着两个字叫皇帝,但已经成了仇士良手里最体面的囚徒,这个大太监的气焰嚣张到什么程度呢?《新唐书》里记载了一件事,当时有一名翰林学士,叫崔慎由,有一天在皇宫里值班,半夜的时候被太监叫醒,带到了一间屋子里,就看见仇士良坐在上面,阴阳怪气地说太后想另外立一个皇帝,你起草诏书吧。

这个崔慎由吓得是魂飞魄散,连连磕头说这样的事儿不是我能够掺和的,虽死不承命。仇士良沉默了很久,然后打开了身边的一扇小门,里面坐着的就是唐文宗本人,史书上说:「士良等历阶数帝过失,帝俯首,既而士良指帝曰『不为学士,不得更坐此』。」意思就是仇士良指着皇帝的鼻子一顿臭骂,然后说今天要是没有这个崔学士,你就下台了你知道不?唐文宗只能连连点头说,知道知道。

《新唐书》里还记载了另外一件事,唐文宗和一位大臣聊天,说你来说说看,我像以前的哪一个皇帝?我们说过,皇帝问你这句话,你的标准答案就是尧舜之君。这位叫周墀的大臣当时也是这么回答的。不过面对着如同囚徒一样的唐文宗,这个周墀还算要点儿脸皮,没有直接拍马屁,而是委婉地说,老臣是个傻子,不知道您像谁,不过天下人都说您是尧舜之君。

这时候唐文宗就说了,我之所以问你,就是想知道,我和周赧王和汉献帝相比如何。周赧王和汉献帝那俩货我们以前都讲过,一个被秦昭襄王欺负,另一个就是董卓和曹操父子手里的傀儡,并且都是亡国之君。周墀马上说,您怎么能和那两个败家的帝王相比,原话是「何自方二主哉」,这时候唐文宗就悲伤地说是啊,我没办法和他们俩比,因为他俩只是受制于强臣,而我却是被家奴操纵在手心里,我还不如那俩货啊,说完是放声大哭。从此之后,唐文宗再也没有上过朝,不久之后,这哥们就在担心受怕和郁闷的心情里凄凉地死去了。

四、宰相李德裕

唐文宗驾崩之后,唐武宗李炎继位,牛僧孺被罢相,李德裕被从淮南再次召回朝廷,升任为门下省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

你要是问,为啥唐武宗对李德裕这么好?这事儿吧,有些史学家说唐武宗体察民情,知道谁干得好,谁干得不好,我认为那就是瞎扯,武宗在登基之前和李德裕一点儿交集也没有,他那时候喜欢的是小道士,经常和牛鼻子们一起混。

实际上,李德裕被提拔这事儿和太监有关系,大太监仇士良对唐文宗一顿肉体和心灵上的蹂躏,让这个窝囊皇帝见了阎王,如果再让唐文宗自己指定的太子李成美即位,那仇士良自然担心将来会被报复。于是文宗一死,仇士良就拥立了这个唐武宗李炎,同时让李炎赐死了原来的太子李成美,朝廷上的牛党这时候还没转过弯来,大唐天子已经换了主人,无论是仇士良,还是唐武宗,都不能容忍牛党这些拥护李成美的大臣存在,于是乎,牛党里面的宰相李钰、杨嗣复被罢免,枢密使刘弘逸被杀,李党李德裕这伙人才回到了中央。

等唐武宗和李德裕共事之后,他才发现,后者真是一个人才,于是两人开始了全力合作,最后是一顿操作猛如虎,居然把大太监仇士良整回了老家,在无权无势中可怜地死去,所以,武宗一朝,宦官专政这个绝症得到了抑制,但不是痊愈,只是暂时不发作了而已。

()

唐武宗最后是几乎把所有的信任都给了李德裕,而李德裕也没有辜负他的信任,他之所以后来被评为六大政治家之一,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他这段时间的表现。

首先是对付回纥,这个唐朝人民的老朋友,曾经和大唐一起打过突厥,打过吐蕃,还打过安史叛军。现在人家也长大了,北边草原的生存空间也不够了,正逐渐地侵蚀大唐的地盘,李德裕为此制定了一个周密的计划,以谈判和和亲为诱饵,派骑兵突袭,彻底击溃了回纥所有南侵的队伍,从此之后,一直到唐朝灭亡,回纥也没有再成为威胁。

接下来,李德裕还针对藩镇采用了一种从来没有的策略,那就是承认最强大的河朔三镇有世袭的权力,但是其他藩镇,对不起,谁要是想搞半独立王国,绝对拍死。比如说泽潞节度使刘从谏病死之后,他的侄子刘稹想要模仿河朔三镇的模式来继承叔叔的位置,李德裕就说了:「自艰难已来,列圣皆许三镇嗣袭,已成故事。」人家河朔三镇是安史之乱之后,俺们大唐中央特许的可以世袭罔替的藩镇,你泽潞算什么东西,也敢搞特殊化?

然后李德裕就号召河朔三镇的节度使和中央一起讨伐刘稹,那三位节度使一听,自己这地方可以世袭罔替,那岂不就是裂土封侯了?自然是热烈响应李德裕的倡议,生怕刘禛那个王八蛋折腾大发了,李德裕再改了主意,恨不得刘禛马上去死。结果是在河朔三镇全力出击之下,刘稹很快就被砍了脑袋,其他藩镇一时之间,全都老实了。

你要是说,这也不高明啊,河朔三镇岂不是从此独立了?这事儿要这么看,你无论怎么做,唐武宗接手的这个烂摊子里,河朔三镇都已经是事实上的半独立了,经济学上这叫做沉没成本。这个时候你如果还死要面子,就只能活受罪,那就莫不如联合河朔三镇,阻止其他藩镇独立,至于说以后怎么样,那就看李德裕和河朔三镇谁坚持的时间长了,当然,事实证明,李德裕还是先玩完了,大唐最后也完蛋了。

李德裕干的其他事情还包括稳定西域,整顿吏治,不许官员经商,对官员实施大规模监督,大搞廉政风暴等,还有提高科举考试的透明和公正度,保证那些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国家政府部门,所以那些贫寒家庭出身,考试没办法走后门的知识分子都对李德裕尤其爱戴。

这种爱戴是跨越了社会阶层的,因为前面说过,李德裕这小子出身官二代,痛恨科举考试,他根本瞧不起这些为了当官而读书的知识分子,他和他们也完全是两个阶级的,但事实证明,谁让这些读书人有官儿做,谁就是他们心里的好人。后来李德裕被贬到了崖州死了,有人写诗怀念他说,「八百孤寒齐下泪,一时南望李崖州」,八百孤寒说的是这些人数众多的贫寒知识分子,而李崖州就是代指李德裕。

那么,干得这么好,绩效如此突出的李德裕同志为啥后来被贬到了崖州呢?备案号:YXX1ND9AeMU3ex3OzS4vem

《短命的隋朝》第 24 节 牛李的党争 牛李党争是怎么产生的如何影响了中晚唐社会(第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