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 节 牛掰晋文公 退避三舍的典故是怎么来的(第3/3页)
木马小说网www.mumahao.com
无论子玉多么骄横,他毕竟是贵族,有着春秋时期贵族的傲骨和自尊,看了信,这哥们啥也没说,收拾收拾上吊自杀了。
这个因为打了败仗而自尽的子玉其实在那时候很有名,是赫赫有名的战将,你如果还记得楚和宋的泓之战,那就是他指挥的。晋文公重耳其实对他是很害怕的,司马迁的《史记·晋世家》里面,就详细记录了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之后的表现,可以作为参考。当时晋国的将军们都喜气洋洋的,唯独晋文公,一个人愁眉苦脸地看天发呆,还叹气。手下的人就很奇怪,说老大,我们赢了,你咋不开心?晋文公就说了,子玉这家伙还活着,我随时担心他打回来,怎么能安心。
等子玉自杀的消息传来,晋文公乐开了花,说:「我击其外,楚诛其内。」意思就是,我在外面打楚国,楚成王这小子在里面配合我一起干,真是太爽了。
三、践土之盟
大喜过望之余,就在这一年的冬天,他也效仿齐桓公,搞了一次诸侯会盟。这次大会在郑国践土这个地方召开,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省原阳县,史称「践土之盟」,参加的国家有齐鲁陈宋蔡郑卫等国。
这次盟会对于中原各国和晋文公来说,意义重大。
首先,对于中原各国,甚至周天子来说,当时最大的威胁确实是楚国这个半蛮夷。楚国人其实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俺就是看见你们中原这些人模狗样比我有文化的家伙来气,就是想扩张,而且老子有实力,你能拿我怎么办?城濮之战算是暂时阻止了他北上的步伐,而这个践土之盟那就是相当于建立一个北约组织,大家商量好了,共同尊重周天子,谁要是被欺负了,大家一起上,所以,对于中原地区抵抗楚国,这次会议可以说是意义重大。
其次,晋文公在这次大会上大出风头,因为这位霸主会来事,按照周礼,他给周王室上贡了很多俘虏和缴获的兵器,意思很清楚,我是为了天子您和楚国打架的。周襄王感动的是老泪纵横,很久没有诸侯这么高看自己了,一高兴,就亲自来到践土,并且当场封晋文公为侯伯。
对比一下当年齐桓公的葵丘之会,周襄王只是派人给齐桓公送了一块肉,晋文公得到的待遇可以称得上超高规格,所以,在春秋五霸里,晋文公是最名副其实的一个。「城濮之战」打败楚国,有战功,「践土之盟」有诸侯国来朝见,这是有小弟的拥护,加上他是周天子亲自册封,这叫有证书。
不过后来的孔夫子认为,晋文公怎么能把周襄王弄到践土去一起开会,这不是属于尊卑倒置吗?所以他很不高兴。实事求是地说,人家周天子都高兴得屁颠屁颠地去了,他孔夫子未免有点多管闲事。
四、烛之武退秦师
践土之盟中还有一个插曲就是郑国。郑国本来是没资格参加这场聚会的,因为它本来和楚国人是一伙的,楚国攻打宋国,它就跟在人家后面摇旗呐喊,等到看见楚国失败了,郑文公赶紧和晋国联系,临阵倒戈,战场起义了,倒向了晋国联盟这一边,然后就以战胜国洋洋自得。
晋文公当时正在意得志满,也就没和郑国计较,但心里面应该是有数的,两年之后,他开始秋后算账。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起兵讨伐郑国。
除了郑国墙头草这个身份让晋文公不爽之外,他心里还有一股怨气,这股怨气来自他当年流浪路过郑国,郑文公不仅不给他送吃的用的,甚至连见都不见一面。当时宋国的叔詹说重耳这家伙是个人才,我们要好好款待他,结果宋文公说「诸侯亡公子过此者众,安可尽礼!」翻译成大白话就是,跑路的公子太多,我没空搭理这个重耳。
这件事对晋文公刺激很大。不过他也没准备一个人去砍郑国,他还邀请了秦国,秦穆公觉得这事自己没啥损失,而且说不定还可以向东扩张一下,也就答应了,跟着晋国一起来打郑国。
10-3秦晋围郑示意图
两路大军把郑国都城团团围住之后,郑国悄悄地派出了
()
一个七十多岁的老爷子去秦国军营游说,而且是半夜的时候从墙头上用绳子放下去的。这老头子的名字叫烛之武,这个过程我们上中学的时候都学过,那就是《左传》里面的千古名篇,《烛之武退秦师》。
这个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之后,只说了三件事。第一是灭亡了郑国对秦国一点好处也没有,因为我们两个之间隔着一个晋国,我们投降了,那也是人家晋国得到大便宜,你们秦国有半毛钱好处吗?没有啊;第二是保留我们郑国对你们秦国却大大地有好处,原话是「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你们要是出差到郑国,我们肯定三陪招待,吃好喝好玩好,一条龙服务,这也是「东道主」一词的来历;烛之武说的第三件事就是晋国贪得无厌,而且势力膨胀,你们秦国早晚也得被他看上,那现在为啥要帮助他加速强大呢?
这番话非常有力量,有力量的原因就是烛之武看见了事情的本质,他不仅仅了解晋国,还了解秦晋联盟的那种微妙关系,和秦穆公心里那层隐隐约约的担心。实话实说,如果我是秦穆公,听完烛之武这番话,我一定撤军,事实上,秦穆公也是这么做的,不仅如此,他还留下了几位将军帮助郑国守城,其中一名叫杞子。也就是说,一夜之间,秦国就叛变了。
一起盟誓伐郑而来,结果说翻脸就翻脸,这还是人么?晋文公手下的大臣们被秦国这个举动气得要发疯,一起要和秦郑联军决一死战,那么,两国最后打起来了吗?秦晋之好最终结局如何?备案号:YXX1woOMkm1h5Gp5AyUvkgo
《从春秋到战国历史发展趋势》第 4 节 牛掰晋文公 退避三舍的典故是怎么来的(第3/3页)